首页

品丝论足女主之家论坛

时间:2025-05-25 02:15:03 作者:西部陆海新通道金融服务联合体扩容 总成员增至78家 浏览量:30716

  中新网北京11月8日电 (记者 应妮)林徽因研究专家陈学勇、林徽因外孙女于葵联手整理编注的《林长民集》日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,这是林徽因父亲林长民的作品百年来首次结集出版。其中,林长民携林徽因欧游日记,致林徽因、梁思成、梁启超、徐志摩、胡适等名人书信首度完整面世,弥足珍贵。

《林长民集》书影。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

  林长民,字宗孟,清末民初著名政治家、外交家、教育家、书法家,也是林徽因挚爱的父亲。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那段新旧交替的岁月里,他矢志报国,积极寻求救亡图存之路,1919年发表《外交警报敬告国民》的檄文希望唤醒国民。他的为人和思想,对长女林徽因的人生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
  林长民早年留学日本,归国后努力办学,跋涉于法治建设之途,力主在中国建立完善的宪政制度;留下了大量分析时局、倡导法治、启迪民智的时评、政论和讲演。

  《林长民集》收录了迄今为止可以发表的林长民全部诗、文、日记、书信和翻译文字,承载了20世纪初中国内政、外交的生动细节,折射了民国早期思想文化的风云变幻,再现了林徽因早年生活行迹和精神面貌,记录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各国的实况。

《林长民集》中的父女合影。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

  林长民是林徽因一生中最亲近、对她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。从林徽因六岁起,父女之间就有了书信往还,林长民多次在信中对女儿吐露心声。1920年,林长民赴欧洲考察,众多子女中独携长女徽因同往。与父亲同游欧洲,是十六岁的林徽因第一次踏出国门。异国的风土人情,极大地开阔了她的眼界。

  书中收录的林长民欧游日记,致林徽因、梁思成等人书信,主要来自梁再冰家藏林长民手稿,这些珍贵文献详细记录了林徽因早年的行迹、见闻、交游等生活细节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各国的真实面貌,系独家首次整体出版,文学性与思想性兼备,具有很强的阅读价值和研究价值。

  1925年,林长民遽然离世。他的知交徐志摩曾希望编辑故友遗文《双栝斋文集》,但徐本人也不久罹难。此后长达百年的时间里,林长民著述再无人搜集整理。这位百年前曾名动一时的风云人物,只留下“林徽因父亲”的模糊面影。

  书中还收有四十余幅林长民、林徽因父女原版影像、手迹图片,呈现了这些珍贵史料的原貌,让这位百年前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,重新回到读者和研究者的视野中。(完)

【编辑:曹子健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国防部:民进党当局应放弃“台独”分裂幻想

慢慢地,卢冠廷发现,自己天生的乐感和对音乐的热爱,似乎是上天留给他灰暗生活的一扇窗,这扇窗会不断有光线透进来,照亮他的未来。还是在读中学时,有一次,老师要求所有人用英语朗读一首诗歌,他听着同学们都顺利地读下来,想到自己的阅读障碍,开始感到紧张,就脱口而出询问老师:是否可以把诗歌唱出来?老师欣然答应。他当时根本没学过作曲,“唱诗”的旋律就是他脑子里现场编的,没想到这一唱,老师同学们的反应都很好。正是从那节课起,卢冠廷才突然意识到,或许通过努力,他还可以借着这种良好的乐感学习作曲。

年近古稀的尼红是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老支书之一,他已记不清自己走过多少次巡边路。“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我们守护好神圣国土。现在除了实地巡查,我们还有立体化防控体系配合。”尼红说。

(身边的变化)武夷山本地土辣椒提纯复壮项目通过验收 专家组认为恢复原有优良品种特性

出身“十番世家”的萧振作十几岁就跟随大人在“潇湘莞尔轩”担任老师,教同龄人十番音乐基础,最多的时候有近60个孩子来学习,后来他们中不少人成了“潇湘莞尔轩”的中流砥柱。时过境迁,许多“潇湘莞尔轩”成员各奔前程,往往要到逢年过节才能返回乡里共奏,萧振作也忧愁起了十番音乐的传承问题。

武铁启动“双11”网购高峰期快件运输服务

布云朝克特的父亲在其幼年时过世,母亲改嫁后,小布和祖父母继续生活。为了能让他有更好的出路,布云朝克特被送到了乌鲁木齐SOS儿童村,那是用以救助儿童的公益机构。

为乡村“著名”,助乡村振兴

边疆地区文明与中原农业文明既一体同构,又具有鲜明的异质性,这一特点决定了中原王朝经营边疆地区“因俗而治”的总基调。汉时西域交错分布着诸多“城国”,城国间族属、人口、风俗各异,对汉廷的重要性和作用也各不相同,故而汉廷对西域采取了与中原不同的治策。宣帝神爵二年(前60),西汉设西域都护作为西域最高军政长官,辅以密切的聘使、和亲、册封等措施。同时诸城邦各有王侯邑长,在听从征调的同时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力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